【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理由是他在九年前发明的工业化合成氨法,“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而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则感到愤怒。因为弗里茨·哈伯是一战时期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正是在他的建议下,1915年德军在伊普雷战役中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并带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摘编自张卉妍主编《一战全史》
材料二 鉴于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的、有毒的或其它的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液体、物体或一切类似的方法,已经为文明世界的公正舆论所谴责;并鉴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加的条约中已经宣布禁止其使用;为了使这项禁令成为公认的对国际良知和实践具有同样拘束力的国际法一部分;兹宣告:各缔约国如果不是禁止这种使用的条约的参加国,应接受这项禁令,并同意将这项禁令扩大到不得使用细菌方法作战,以及同意根据本宣言的条款,在缔约国之间相互约束。
——摘自《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
(1)据材料一,指出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对弗里茨·哈伯的不同评价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出现的历史背景。它的出现反映了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材料三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四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的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事无巨细”“相互制约”的含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实行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能够实行的主要原因。 (2分)
(5)说明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本质不同。
世界近代史上,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此回答:
(1)两次飞跃发生的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2)两次飞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各有哪些?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请回答:
(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记》;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种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来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三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组成。
第四条第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第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第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开发、出租或批给个人、法人或团体使用或开发,其收入全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配。
第八条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第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语文。
第十条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中间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周围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
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均以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本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请回答:
⑴材料中能够体现“一国两制”中“一国”的规定有哪些?能够体现香港“高度自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⑵根据材料指出“港人治港”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港澳回归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⑶谈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