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极地区简图和新近开通的北冰洋西北、东北航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陵兰岛是北冰洋中最大的岛屿 |
B.我国的黄河考察站靠近西北航线 |
C.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主要居民属白色人种 |
D.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逆时针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极航线的开通得益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 |
B.与其它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联系的国家和地区最多 |
C.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抬升 |
D.北极航线沿线全为发达国家 |
近3年来,珠江流域持续干旱,江河水位显著偏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溯,给珠三角珠海、中山、广州市等地供水造成很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小题。珠江口的咸潮一般发生在()
A.冬春 | B.夏秋 | C.秋冬 | D.春夏 |
2005年春季珠江三角洲地区咸潮影响为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原因是()
A.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需水多 |
B.2004年秋末以来,珠江流域旱情严重 |
C.受副高位置偏南的影响,雨季推迟 |
D.受南方地区暖冬影响 |
当河流咸潮发生时,除造成淡水短缺外,还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三角洲海岸蚀退 | B.地面沉降 |
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 | D.发生赤潮 |
从世界自然灾害统计来看,下列自然灾害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①地震 ②干旱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说法不属于自然力量的威胁的是()
A.自然灾害能使社会动荡、社会秩序混乱 |
B.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 |
C.自然灾害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
D.雷电发生时能杀死大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并且产生大量的臭氧,补充臭氧层的消耗 |
通过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可以看出( )
A.自然灾害是自然力量威胁人类的主要方式 |
B.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只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 |
C.自然灾害不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多大影响 |
D.人类已经拥有了十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具备了十分稳固的社会结构,所以自然力量是十分脆弱的 |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人们应该与天地为敌,通过“征服自然”来“消灭”自然灾害 |
B.我们应该利用人类的智慧从天地变化的现象中了解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
C.自然灾害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 |
D.人类文明是在与各种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