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忆镇阳    
【金】元好问
悲欢聚散。世事天谁管。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   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注】①金灭亡后,词人不再为官,生活无法安定,常往来于忻州、镇阳、燕都等地,本词大抵作于从镇阳到燕都的路上;镇阳:作者家人所在地。②团栾:即团圆。
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评析“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竹思鹤
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注:仙骥,即仙鹤,仙人之坐骑。
这首诗通过刻画一个环境来表明诗人所追求的情趣。请概括诗中所表达的情趣,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聚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这首诗第四句中的“疑”字、第八句中的“畏”字含意颇丰,请结合诗的意思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古诗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3.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②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①对这两首诗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
B、两诗立意亦相同,都是归罪杨贵妃。即“女人祸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生离死别,并不值得特别同情。
D、在立意上,李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②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属格律诗。
B、袁诗属古体诗;李诗属近体诗。
C、两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除用典外,李诗还运用了对比修辞格,袁诗还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