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载:“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尼曰:‘以臣召君, 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据此可知( )
|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秉笔直书 |
| 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 D.天子诸侯聚会河阳,乘兴狩猎 |
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 C.“打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政策 |
| D.参加日内瓦会议 |
它“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它”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主要是指()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1836—1838年年平均 |
1894年 |
|
| 内销 |
165 |
171 |
| 外销 |
50 |
215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 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 B.“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
| C.“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