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指的是西方

A.科学技术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教育制度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以上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四库全书》)以下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

A.王韬 B.李鸿章 C.郑观应 D.孙中山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签约。他在奏折中写道:“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反对签约的目的主要在于

A.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B.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某位历史学家曾经指出:“拿破仑日后承认,造成他失败的因素,除了□国的广大空间外,就是○国的工业力量……。”文中□、○所指的两国分别是

A.俄国、英国 B.西班牙、英国 C.英国、俄国 D.俄国、普鲁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