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 |
C.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
《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不能表明()
A.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
B.金融资本对扩大再生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C.银行贷款是当时扩大生产的唯一途径 |
D.第二次科技革命对此起了推动作用 |
启蒙运动时期的一部著作中写道:“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这句话出自()
A.《君主论》. | B.《论法的精神》 | C.《社会契约论》 | D.《利维坦》 |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邃壶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话反映的是()
A.政府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
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唐朝时期,考生一旦考取,对主考官感恩戴德,双方容易形成宗派关系。为改变这一现象北宋王朝()
A.实行糊名法 | B.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
C.殿试成为定制 | D.命题范围限于四书五经 |
公元702-777年日本先后6次派使节到唐朝,每次随行的留学生多达四五百人;20世纪初,中国大批青年奔赴日本,“游学之盛……骆驿不绝”。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本国的政治迫害 |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先进文化的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