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 |
B.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 |
C.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
D.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 |
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还很短暂 |
B.工业时代时间短暂却成就辉煌 |
C.农耕时代创造了更多的文明成果 |
D.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巅峰状态 |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
B.分权制衡,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
C.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