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寻租”是政府各级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利用手中的权力,避开各种监控、法规、审核,从而寻求并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要制约“权力寻租”的行为,下列建议中比较有效的是( )
①不断完善各级人大和政协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②依靠政府各级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依法律己
③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坚持质询和问责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A.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政治自由 |
B.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C.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
D.公民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1年1月6日,浙江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对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作出部署。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基层政权 | B.二者都是党的基层组织 |
C.二者都是不属于国家机关 | D.二者都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与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否认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
A.①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