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
问题探究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北京人"遗址
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
②都江堰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
③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④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建立的陵墓。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祖国统一大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的场景?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又有何意义?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

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产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次运动?(1分)
(2)运动初期走在最前列的是什么人?。哪一口号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又是指的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6月5日以后这次运动的主力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4)这场运动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或主张)是什么?
(2)图二译著把西方什么学说介绍到中国?(或提出什么观点?)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汇入潮流篇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在和平与战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民族联系不断加强,最终形成一个大家庭!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人的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请回答: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分)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开疆拓土篇
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开疆拓土的历史吧!

图(1)秦朝疆域图图(2)西汉疆域图图

(3)某时期形势图
请回答:
(1)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从图1和图2我们能得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发生转移?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4)你能举一个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或管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