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天蔽日:__  __(2)或王命急宣:__    __ (3)有峰东环而下:__   __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 )①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②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③,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啻(chì )只,仅。②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③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解释划线的词
(1)以为且己也 (   ) (2)习其声 (  )
(3)驴不胜怒,之 (   )  (4)然虎之食人不见 (   )
辨析下列“之”的用法,和“放之山下”不相同的一项是()

A.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B.驴不胜怒,蹄之
C.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D.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翻译句子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甲乙两文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鲁人有好钓者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天大雨()(2)楚人之()
下面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屯长②天下唱
B.①辍耕垄上②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C.①扶苏数谏故②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①陈胜、吴广谋曰②当立者公子扶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陈胜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①赵高:秦太监,后篡权为二世丞相。②设验:拿一件事做实验。③二世:秦二世。
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高欲乱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B.持鹿献二世所欲有甚生者
C.言马以阿顺赵高以为死
D.高因阴中诸言鹿者法扶苏数谏故

赵高专横跋扈、指鹿为马,大臣们众生百态,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大臣们的反应(填写选文原句)
大臣们的特点

胆怯、逃避矛盾,助纣为虐
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惟吾德()②无案牍之形()
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无丝竹之乱耳
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用意何在?(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