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解释下列划线词。
(1)气汗雨(   )    (2)行者服而(   )
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             
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公鼓之唐齐王景达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B.公将驰若往击
C.竭我盈则见吾众寡矣
D.有伏焉彼设栅自固,我也

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B.能讥于市朝 谤:诽谤
C.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D.时时而进间:间或、偶尔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之也久村中有此人
B.臣知不如徐公美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奇山异水,天下独湖中人鸟声惧
D.今齐地千里太行、王屋二山,七百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宾客大宴()(2)高二黍许()
(3)媵人持沃灌()(4)马无故而入胡()
(5)由是先主遂亮()(6)人恒然后能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