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之也久村中有此人
B.臣知不如徐公美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奇山异水,天下独湖中人鸟声惧
D.今齐地千里太行、王屋二山,七百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帝尧者,放勋
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⑤百官,
众功⑥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饬(chì):约束,整顿。 ⑥功:事情。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
B.就如日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亲九族/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D.乃羲、和/ 苟全性于乱世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尧帝为使国家大治,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夫子何焉为()(2)舍其轩()(3)子墨子之守有余()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苦,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选文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郑 絪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十岁/ 遂先帝以驱驰 B 见一绝/ 三臣于草庐之中
C絪大讶其佳/ 以为妙 D刘景他日有才 /邑人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出师表选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恐托付不 ()(2)至于斟酌益 ()(3)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要开张圣听,自尊自信,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C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D《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

何岳还金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选自《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自己不起贪心。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1)去数年,绝无音信,(2)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拾 金 而 人 不 知 皆 我 物 也 何 利 此 数 金 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各用四个字概括何岳的两件事:
最后一段起到什么作用?写出你的发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