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公鼓之唐齐王景达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B.公将驰若往击
C.竭我盈则见吾众寡矣
D.有伏焉彼设栅自固,我也

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自为诸生,已工诗歌。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

【注】①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②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③癯(qú):瘦。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与里人唐寅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C.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与李梦阳、何景明游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E.为吴中诗人之冠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②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3)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4)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①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②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①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④因为诗吊之: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4)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①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②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象记

[明]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  

②会明亡  

③候已竟去  

④守土者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3)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飞事亲至孝  

②饰名姝遗之  

③皆铠以习之  

④秋毫无犯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