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基础上,增添了“共赢”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旗帜,并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材料一 2009至2013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统计
注: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4.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额还不及美国的一半,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2013年,中国进口商业服务位列全球第五位,出口服务贸易中,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列第三。
材料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访问了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的数次演讲中强调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欧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共享机遇,共迎挑战。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回答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当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2)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体现的主要观点。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也频频应邀到访,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科学性。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说明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银色浪潮、银色经济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如何“养老”,怎样安享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一直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挑战“极限运力”最多才能运送2.2亿人次,仅占全国客流量7%;“一票难求”受市场机制调节影响,在春运高峰期,飞机票不打折,汽车票价更是暴涨。对于不缺时间只缺钱的普通旅客来说,廉价火车票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一票难求”关键和本质是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城镇化程度低等深层次的原因。每年节前春运“一票难求”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大量旅客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等发达城市流向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等欠发达地区,节后则反之;“一票难求”也有不法人员“黄牛党”捣票的原因……
材料二破解春运难是道综合题,需要集聚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和力量,以“组合拳”共同应对。其中政府是关键,政府应加大高铁及普通列车的投入量,降低高铁的票价,对火车进行提速,成立春运管理部门,严格打击贩买火车票的行为……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博鳌论坛……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年”、搭建“汉语桥”等文化交流活动,更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如今,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中国茶、吃中国菜、学中华武术,到中国各地观光旅游,中华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认知和接受。
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如果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从唯物论角度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