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防护能力
在学校、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检验着我们的选择,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请结合下列情境,将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情境 |
正确做法 |
理由 |
1. 2014年3月1日,小明和同学放学回家,在僻静处遇到一社会青年,气焰嚣张地威逼:“把钱和手机都拿出来!” |
|
|
2.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展示了广大网民应坚守的“七条底线”的倡议,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 |
|
|
3.2014年3月9日,小明利用周末时间自己骑车去超市购物。推着车子准备经过斑马线时,发现路中央一个骑着电动车的老人摔倒了。 |
|
|
材料一:留守丈夫奥巴马的感慨:“米歇尔和女儿去中国了,我在家里很孤独。”2014年3月19日,奥巴马在白宫电影《凯萨•查韦斯》放映前如是说。
材料二:据台湾媒体报道,2014年3月18日晚9点左右,台湾百余名青年学生群情激昂,冲入“立法院”议场、占领主席台后,堆栈椅子堵住“议场”其他出口,并在“议场”主席台高举“占领63小时”的标语。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李佳霏当晚深夜表示,“立法院”是民主殿堂,希望各界能以理性、温和的方式表达意见。
结合材料探究下面问题:
(1)奥巴马“孤独”、青年学生“激昂”,可见情绪是多姿多彩的。请你列举情绪的基本类型
(2)请你说说青少年情绪有什么特点?不同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3)请结合实际生活列举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4分,不少于四方面)
把恰当的序号填在下列的表格中
①家立法机关制定 ②在校学生③舆论、习惯、信念
④自然形成⑤教育、行政力量⑥全国适用
⑦教育行政机关制定⑧普遍适用⑨国家强制力
材料:相传,古代有一位学者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的确,孤零零的一滴水,论分量只能以毫克计,体积也微乎其微,风能吹干它,阳光也能晒干它,其寿命能有几何?弟子答不上来。学者说:“把它放到大海里。”
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大海永远不会干涸,一滴水永存与大海之中。
结合故事回答问题:
(1)一滴水与大海象征着个人与集体,请你简要说说个人与集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3)写两句有关集体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材料二: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日子。泰州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泰州市委书记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培育法制精神,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小试牛刀】
(1)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以它为依据?
【我思我悟】
(2)有人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积极参与】
(3)为了宣传宪法,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出谋划策:策划一种活动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形式:
标语:
【思维拓展】
(4)你认为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幅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漫画中问题,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