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激发同学们对新科技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某班准备举行一次小型的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展示。以下是该班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⑴请你按照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对以上成就进行区分(写出序号即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___
⑵德国历来是一个重视科技的国家。请找出以上属于德国人的一项发明创造。(写序号)
⑶展示中还需要介绍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发明家或科学家,你可以选择哪些人物,试举两例。
⑷从展示的科技成就中任选一例,谈谈它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⑸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举两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以人为镜”指的是哪位大臣?
【技术创新】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中外交往】
(3)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严格管制。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论中国》
材料二中,清朝政府实行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为什么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2)材料中的“坏事”是指什么?“好事”是指什么?

乔冠华和黄华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氏的笑》。
请回答:
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3分)
(2)材料一、二、三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事件?(2分)

读图1—3,回答问题。


(1) 图1、图2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4分)
(2)观察图3《唐玄奘西游图》,想想他西行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困难?
材料: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3)根据材料二中的介绍,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4)你从玄奘18年的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中学到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