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革命开始的根本动力是( )
A.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 B.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
C.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D.大量雇佣劳动力的出现 |
1600年前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地区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观点)。这一历史过程,简单地说
A.始于新航路开辟 |
B.世界大战将经济重心推离欧洲 |
C.英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
D.由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火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利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D.巴尔扎克:一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白己的自觉的预期目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在这里,恩格斯
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 |
B.提出历史合力论 |
C.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 |
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 |
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
B.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
C.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最早创立了近代政治制度,恰好在此前一年,牛顿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两件大事
A.构成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 |
B.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 |
C.对全球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
D.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