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产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是( )
|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
(2015年上海卷历史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
|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
(2015年海南卷历史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
|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
(2015年江苏卷历史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
|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
(2015年广东卷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资本主义的萌芽 |
|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