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
|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
| C.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 D.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44年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19世纪末中国某地人民自发签署了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 A.香港 | B.台湾 | C.东北 | D.钓鱼岛 |
1899年,某国向英俄等国提出照会,该照会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该照会应该是
| A.日本要求在华开设工厂并获得减免税收权 |
| B.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 C.日本要求划分势力范围 |
| D.德国邀请英俄干涉日本还辽 |
日兵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与当地民众发生激烈冲突,…在帝国政府军的默许下,联军纪律已非往昔,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以下说法与史料中的事件不符合的是
| A.该联军是八国联军 |
| B.联军的根本目的是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
| C.北京抵抗民众不少是太平天国民众 |
| D.清政府在该战争后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投资这一举动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北京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
|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C.《辛丑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