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图,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
B.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
C.民众崇尚新式交通工具 |
D.代步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
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 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 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
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乳牛。”该谚语最能说明()
A.德国是天主教的信仰区 | B.教皇在德国势力相当大 |
C.德国完全受教皇的控制 | D.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沉重 |
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 | 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
结论 |
|
A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西班牙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 |
B |
清代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C |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又经过了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
英国已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D |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
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 |
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说:“(列宁时期)……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商店又开始有商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赫鲁晓夫所说的“政策”系指
A.《土地法令》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统购统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