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C.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D.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增长率(%) |
30.2 |
16.2 |
5.6 |
28.2 |
11.4 |
66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表是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 工业 |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
1978 |
77.6 |
22.4 |
||
1997 |
25.5 |
38.1 |
17.9 |
18.5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票证。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了历史 舞台。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票证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材料反映了()
A.票证过多不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 B.消费卡竞相兴起取代了票证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确立 | D.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得到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