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在世界和宇宙理想面前,一切民族、国家和个人都是平等的;理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还提出了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公民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一起,构成了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据此判断斯多亚学派思想的主要内涵是
| A.神是万物的尺度 | B.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
| C.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 D.上帝是永恒的存在 |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有人认为“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下列各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 A.它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
| B.它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 C.它涉及天京变乱 |
| D.它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
| A.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 |
| C.天京变乱 | D.提出《资政新篇》 |
有学者认为:“‘向西方学习’,必须适应和结合实际才有作用,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这样的范例。”洪秀全所开创的“范例”应该是指
( )
| A.发展资本主义与反封建相结合 |
| B.社会改革与平均主义相结合 |
| C.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 |
| D.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曾国藩的上述檄文针对的是 (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
| A.百团大战 | B.辽沈战役 |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