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 B.楚辞 |
C.汉赋 | D.唐诗 |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