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题目.
浪淘沙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上片画线词句是运用什么手法写“愁”情的?请简析。
答:
下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请简要分析。
答: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①,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注释:①燕丹: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
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发冲冠”的壮士形象。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句“今日水犹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生于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咸游十年(1274)中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
这首词的概括本领极其高明,试简要分析。
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词》,下半首也写听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者都写“听雨”,在意旨的表达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兀坐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兀坐:独自端坐。②升斗:微薄的薪俸。
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
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作者选取了哪些特有的景物来体现晚春?请作简要说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