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7分)
9.
(1)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指南录后序》) ( )
(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 )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 )
(4)能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 ( )
(5)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 )
(7)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衙,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立罢之。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资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部,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他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理财者,未有及此。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②偃骞:不顺利,困顿。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冠,名闻四方甫冠:刚戴上帽子。 |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岁饥:当年饥荒。 |
C.讽富人自实粟讽:劝告。 |
D.贼良民贼:残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曾巩才和德的句子是()
A.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
B.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 |
C.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 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
D.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
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文采非凡,年少时作文曾被文坛巨匠欧阳修称奇,成年后,文章让朝野上下都很震惊,越写越成功。 |
B.曾巩作越州通判时,曾废除到期还在收取的酒场钱并在灾荒之时全力筹集粮食,使百姓就近不过度花费就能购买,这些措施都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 |
C.在齐州作知府时,豪强周氏之子仗恃财势侵害百姓,为非作歹,州县官吏无人敢过问,曾巩却果断将其绳之以法。 |
D.曾巩既有为官的才能又有文学盛名,但长时间在京城以外各地方官任上调来调去,他却不以为意,这表明他对名利地位的淡泊。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呻佔(zhān):诵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钥灿然启:启发 |
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 |
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易:交换 |
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迹:行为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采其华而忘其实④始乎博,终乎约
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⑥尊所闻,行所知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
B.楼主人认为把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汪琬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 |
D.因为生病,为楼主人写记的事一拖再拖,最后在楼主人的催促下才完成。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富而可求也而通“尔”你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通“惘”迷惑 |
C.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
D.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你 |
B.无欲速,无见小利无通“毋”不要 |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彫通“凋”衰落 |
D.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乡通“向”假如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