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
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C.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D.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晶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反映了罗马法的本质内涵是民主精神
B.体现了罗马法依照法律进行判决的原则
C.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D.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