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图(左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
A.地形 | B.气候 | C.历史 | D.交通 |
右图中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点对比图,符合左图省区西部地区最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
A.甲① | B.乙④ | C.丙② | D.丁③ |
如图,AB、CD和EF是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CF是晨昏线,AE和BF是纬线,且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4时或23时 B.2时或14时
C.5时或8时 D.8时或23时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地表各地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差异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⑤ | B.②⑦ | C.③⑦ | D.④⑧ |
如果某地夏至日3:00日出于东北方向,则该地纬度大约是
A.20°N | B.50°N | C.30°S | D.70°S |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 B.褶皱弯曲 | C.冰川堆积 | D.风力侵蚀 |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A.甲图—5月份 | B.甲图—3月份 | C.乙图—7月份 | D.乙图—10月份 |
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 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 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