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透镜A的焦距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
(2)实验记录时,除了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性质外,还应记录                
(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
(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个力的作用.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cm3.由上述数据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

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选填“甲”或“乙”).
(2)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ρ的关系式(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要测量“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给定的器材有干电池(3节)、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l)小刚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时A表,V表(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其原因是打“×”的导线接错了。请你在原图上重新正确连接该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选填“左端”或“右端”),当V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是V,要测量它的额定功率,须将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选填“左端”或“右端”):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A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某小组发现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了,于是他们改变了测量方法:将该V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当V表的示数为0.7V时,即可知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继而求出其额定功率。
①他们这样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其依据是
②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这是为了探究
(3)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最好应根据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4)比较e、f图示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