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第6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小芳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用电流表测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1)连接电路中的开关应处于 状态,实验时滑片P应放在 端.
(2)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到头,这是因为 ;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都不改变,而且很暗,这是因为 .
(3)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2A”字样所表示的是 .
(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 .
(5)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后,发现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却有示数,故障可能是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按照如图1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如图1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当 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2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书记额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
UBC/V |
UAC/V |
2.1 |
1.7 |
3.8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某同学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在图中画出了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 .
(2)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 .
(1)如图1电压表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
(2)请根据图2甲电路图,连接好图2乙实物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