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今日
(2)长跪而
(3)以为械
(4)在宋城上而待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甲]段记叙第二回合斗争中,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壮举并表示要效仿他们,随即,用“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乙]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用 “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是“                         ”的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用原文回答)
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理解。(共14分)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最明显的两处语气停顿。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语时了不悲②非相度不得其情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煕尔。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4.《小石潭记》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乐”字,却又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认为这样写矛盾吗?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5.试分析《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的表达效果。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
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桔。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      ⑵然(    )有竹据其间
  ⑶或芟而去(    )焉        ⑷毋以是(    )占我花石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阅读下面[ 甲 ][ 乙 ]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甲 ]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 乙 ]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5于《李靖传》乃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2金钏:金手镯。3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4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5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6乃:却。7安:妥当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金钏可易(换)酒 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 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 B雷以(因为)其疾
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 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 甲 ][ 乙 ]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什么?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功宜()为王
(4)诸郡县苦()秦吏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