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一代天骄”是指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在这一朝代统治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实例列举一个。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材料分析题:(共13分)
材料一: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二: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哪个时期完成?标志是什么?
(2)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请举出宋朝居世界首位的手工业

阅读材料: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思想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若无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习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于什么时期?
(2)请写出唐朝三代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
(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4)科举制中的哪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
材料一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美国。在这一次全人类的英勇战斗中,美国在作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上,在作为第二战场的主要担负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担负者上,已经建立了不朽的伟绩。而在战后,为了确保世界的和平和民主化,美国显然也将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
(1)《解放日报》作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理论刊物,为什么会给予美国如此高的评价?
(2)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共还有可能在报纸上这样评价美国吗?为什么?
材料二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现实研究---“第一夫人外交”,下面是同学收集到的米歇尔·奥巴马2014年3月访问中国的资料。
材料三作为主席夫人向他国元首夫人发出访华邀请,彭丽媛是中国第一人。它不仅折射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向世界传递强烈而清晰的自信!作为第一夫人单独访华,米歇尔也是中美建交35年来的第一人,体现了奥巴马总统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米歇尔参观了第七中学并发表了演讲。她表示,中美相隔遥远,难免会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通过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她惊讶地发现双方的共同之处如此之多。她说:“我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抱有前所未有的信心。”(据新华网相关报道)

(4)结合材料三,同学们讨论了米歇尔·奥巴马访华的历史意义,从中你能归纳出哪些主要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