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讲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江泽民在党“十六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实行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
(2)香港曾被哪国割占?我国何时收回香港、澳门?
(3)1987年,海峡两岸骨肉分离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导致这一“隔绝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位老人”指谁?“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指什么?
(2)“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其中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什么?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请你谈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二例变化来回答)。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3)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唐朝与天竺、日本交往有何典型事例?
(4)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2)图1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写出它的名称。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图2是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写出该画的作者。 它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4)观察图2,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2例当时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5)如果要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材料二: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之十开辟了登仁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三: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
(2)根据材料二,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这种考试制度在哪个朝代开创?什么时候废除?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当今的中国考试制度有何优点和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