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如图,A、B、C、D分别表示上述四类物质中常见的一种,A、B、C、D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
请回答:
(1)C属于(填"酸"、"碱"或"盐").
(2)A与D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式是.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2)根据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①、②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加入的B物质是______________。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___________[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