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②加热木炭的目的是
(3)图②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4)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5)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海水提镁流程:

,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

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 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测得数据

实验1

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装置C增重1.98g

实验2

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装置B增重0.34g

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是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  (答一条即可)。

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写

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指出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小红利用图中F装置进行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粉末是什么?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红色粉末是①Cu②Cu2O③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

【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试回答:

(1)写出A、B、G的化学式:A  、B  、G  

(2)物质C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