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欧洲正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的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在德国,已经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者,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强调和平,使战争悲剧不再重演,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请回答
①材料一记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什么条约?
②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③ 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是什么?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有关处置德国法西斯的会议是那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在战后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
材料中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依据材料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1)文中为什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汉武帝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2)汉武帝时期各地纷纷建孔庙的盛况和当时统治阶级的什么主张有关?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祀礼规格又进化为上祀、奠帛、祝文、三献、行三拜九叩大礼。
(3)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这两个朝代在加强思想专制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第九届便于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2014年7月在福建厦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会致辞中强调:要面向未来,平等合作,共同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
(4)孔子学院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
(1)据材料一,“张骞凿空”开辟的中外交通要道是什么?
材料二: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的互织作用”,试举两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