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作出了重要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们党和国家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2﹞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加强的“两个创新”是什么?
﹝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4﹞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什么竞争?
﹝5﹞为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和国家提出了“四个尊重”的方针,其内容是什么?
﹝6﹞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2年1月15日,“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揭晓仪式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在备受网友关注的2013年度人民网“十大责任公民”评选中,身患癌症,仍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坚守岗位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副局长王成元;12年献血5.6万毫升的王传忠;创建了“一米阳光爱心联盟”,寻找并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的刘海涛; 15年间救助了120多个孩子的赵君路;长年坚守十万大山林场,为万余群众供电护电黄春强、黄春宁兄弟;义务扫桥十一载的窦珍老人等高票当选。
(1)时政解读:这些“责任公民”都承担了哪些责任?
(2)问题观察: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至少2例)
(3)观点聚集:材料中“十大责任公民”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说说青少年应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为了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和禁毒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围的网吧、小卖部进行了清理整顿。父母也叮嘱孩子注意交通全,学会防范意外伤害,保护自己。
(1)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些保护?
(2)除了上述保护外,对对未成年人还有什么保护?
(3)这些保护是由哪些法律专门规定的?
(4)有的同学说:有了这些保护,我们就可以健康成长,随心所欲了。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聊城晚报》报道,山东高唐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未成年人敲诈勒索案,被告人尹某自初中开始,以暴力威胁同班同学并索要钱财,两年多敲诈两万多元。考虑到尹某为未成年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广东佛冈县发生一起初中女生被多名少女脱光衣裤殴打并拍摄视频的案件。涉案者范某怀疑黄某在背后讲她坏话,就召集多名未成年人殴打黄某,黄某多次求饶都不依不饶。2014年12月18日,黄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
(1)学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从其自身的角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些?
(2)如果遭遇校园暴力,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13岁的小明一直是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不思悔改,又多次入户盗窃。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小明的行为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明的行为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请同学们感受以下情景,并结合七年级政治下册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一:小明每天放学一回到家,他的妈妈总是督促他快做作业,小明为此很是烦恼:听吧,老是那几句话,唠叨个没完,恨不得顶几句(心想:我的事情我做主);不听吧,平时的零花钱就没有了。
情景二:小玲过生日,同学们纷纷送上贺礼,小丽也送去了自己花了一晚上精心制作的贺卡,没想到,她在班里遭受了“白眼” ……小丽不明白,到底是不是自己错了?一位原本很活泼的女孩子在班里沉默了许多……
(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烦恼?
(2)小明的“我的事情我做主”反映了青春期的什么心理?
(3)小玲心里形成了一把难以打开的心锁,请你为他寻找打开心锁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