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思想家。他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B.《庶民的胜利》 |
C.《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 D.《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
B.尊孔与民主共和绝对不相容 |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
D.尊孔潮流与君主专制的内在联系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A.新思想新文化 | B.历史地理方面 |
C.社会制度方面 | D.军事技术方面 |
下列有关右图所示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言谴责小说 |
B.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著 |
C.描写了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
D.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 | B.文人画 |
C.民俗画 | D.人物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