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 A.宫廷画 | B.文人画 |
| C.民俗画 | D.人物画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文天祥为国赴死的节操大义,他的仗义死节受到有识之士的广泛赞扬,论者以为其因实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
| 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
| C.重塑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
| D.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他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 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主要是指
| A.宗教意识 | B.儒家思想 |
| C.礼乐制度 | D.百家学说 |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材料主要说明了“稷下学宫”是
| A.宣传法家思想的主要场所 | B.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重要场所 |
| C.当时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 | D.最早的官办学校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材料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
| B.田子方轻视礼乐制度 |
| C.田子方轻视功名利禄 |
| D.士人阶层地位有所提高 |
有史家推理:西周烹治谷物的方法有煮和蒸,文献记载孔子祖先“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说明日常饮食,不外啜粥,蒸饭颗粒松散,不能涨锅,较费粮食;出土古物中,煮饭的鬲所在皆是,而蒸饭的甑瓶少多了。故大约煮食较普遍。上述推理表明()
| A.历史推理必须以考古为基础 |
| B.历史推理不能构成历史事实 |
| C.史家生活经验愈丰富则推理愈可靠 |
| D.经文献与考古印证的推理相对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