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是:
A.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 B.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 |
C.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体系 | 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
继承了“民国的政府官员,不管他们是大总统,是内阁总理,是各部总长,我们都可以把他当作汽车夫”,“或者当作看门的巡捕,或者是弄饭的厨子,或者是诊病的医生,或者是做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缝。”孙中山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主权在民”观点 |
B.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
C.继承了墨家民本思想 |
D.深受十月革命影响 |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这一思想的出现
A.继承发展了西方启蒙思想 |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C.与当时新型经济成分的诞生发展有关 |
D.标志着中国哲学达到顶峰 |
人们评说昆曲时说“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 |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人 |
1844年知识分子徐继畲初撰英吉利一节,2400余字中就有“夷”字21个,而到l848年他以《瀛环志略》的书名刊行时,书中的“夷”字奇迹般地消失了,如英吉利一节扩至7600余字,却不见一个“夷”字,原来他用中性词或尊称取代了这些贬称,如将“夷目”改称“英官”就是一例。由此可见
A.夜郎自大观念在中国消失了 |
B.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相互融合了 |
C.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逐渐建立 |
D.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中国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