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清顺治二年(1644年)浙江发生反对清朝的风潮,总督张存仁建议说:“速谴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人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清朝这一时期进行科举考试主要着眼于
A.缓和社会矛盾 | B.扩大官吏来源 | C.重视知识分子 | D.配合国家统一战争 |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只能是
A.协理奏章 | B.参与决策 | C.执行政令 | D.监察百官 |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包含着华夏中心观、华尊夷卑观和“华夷之辨”等观念。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与东亚诸国交往之类的问题时,如要获取有助于克服华尊夷卑偏见的资料,较好的方法应当是
A.注意收集和使用中国以外的相关资料 | B.尽量查阅台湾史学家的史书 |
C.广泛查阅中国古代的史籍资料 | D.查阅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 |
在中国,取名字是很讲究的一件事,也往往具有时代特色。下列名字中,体现了中国主流传统文化思想的名字是
A.令计划 | B.谢霆锋 | C.任贤齐 | D.张艺谋 |
《元史》载: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忽必烈说:“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廓,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旧俗与汉法之间的矛盾 | B.行省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矛盾 |
C.蒙古族与汉族的矛盾尖锐 |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