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 )
A.原子半径: 丁 >丙>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和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含0.2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5.6L的Cl2: 5Cl2+4Fe2++6Br-==4Fe3++3Br2+10Cl- |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lO-+H2O+SO2==HSO-3+HClO |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H2S气体Fe2++H2S==FeS↓+2H+ |
D.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Cl2+2OH-==Cl-+H2O+ClO- |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二氧化硫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取少量无色溶液,再加少量的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碘离子 |
D |
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和几滴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端是正极
B.(甲)装置的C、D电极均有单质生成,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银,电镀液是硝酸银溶液
D.若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先出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