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四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五电离能数据如下图1所示,则该元素对应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如下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简述你的判断依据
。
(3)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下图3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
(4)BCl3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
种。写出与BCl3结构相同的一种等电子体(写离子) 。
(5)Cu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__,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 (填选项序号)。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
(6)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 .铁原子的配位数是 ,假设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该晶体的密度是p g/cm3,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H4+、Mg2+、Ba2+、Cl-、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3)在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经称量其质量为6.27g,在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剩余固体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③推断K+是否存在并说理由:_________。
用钠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填写下面几种情况的空白:
(1)称取相同质量的钠镁铝,然后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的氢气在通常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取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氢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3)如果要制取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与足量的盐酸分别反应时所消耗的钠镁铝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①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1)反应的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请将反应③配平:__KMnO4+__HCl(浓)=__KCl十__MnCl2+__Cl2↑+__H2O
(4)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
(5)已知反应④:4HCl(g)+O2
2Cl2+2H2O(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则MnO2、O2、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里需要用450mL,0.1mol/L的NaOH溶液。其涉及的实验试剂及仪器有:NaOH固体、蒸馏水、烧杯、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经过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⑤______;⑥定容;⑦摇匀;⑧装瓶。
(1)实验中用所需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___g。
(2)实验步骤中没有写出的步骤名称是⑤______。
(3)本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OH浓度的影响,偏大的是______,偏小的是______,无影响的是_________。
①未使用小烧杯进行称量;
②称量时间过长;
③容量瓶中曾经配制过同浓度NaOH溶液,未经清洗就使用;
④容量瓶清洗后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⑤NaOH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
(5)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1)写出符合以下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Ba2++SO42-=BaSO4↓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