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如下转化:
请根据图示回答:
(1)E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 =" 2" :1。F是电脑芯片中高分子光阻剂的主要原料,F具有以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可能有 种结构,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
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填空: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
(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D晶体中化学键类型有。
(4)设计实验比较碳和A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丁所处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三倍。回答下列问题:
乙 |
丙 |
丁 |
|
甲 |
戊 |
(1)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原子半径:甲丁(填“>”或“<”)。
(3)乙与戊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4)元素的非金属性:甲丙(填“>”或“<”),下列事实能说明该结论的是。
A、丙的氢化物稳定,甲的氢化物不稳定
B、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甲的是弱酸
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甲的难溶
(5)丙的单质的电子式为,乙与丁的原子构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为。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盐,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H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J是一种乳白色凝胶状沉淀。(部分生成物和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2)H的化学式为。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物质组成 |
甲 |
乙 |
丙 |
丁 |
化合物中各元素 原子个数比 |
A和C 1:1 |
B和A 1:4 |
D和E 1:3 |
B和E 1: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的氢化物与乙相比较,稳定性强弱关系(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_____>_ __;
⑵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族;
⑶请写出两种与乙具有相同电子数的非单核离子的化学式:_____和_____;
⑷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⑹有200mL 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 0.2 mol· L-1,c(Cl-)= 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 mol·L-1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