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1995年10月国内某报刊报道,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质偏碱性。下列有关说法可能符合题意的是( )
A.“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
B.“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4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
C.“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
D.“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Cu(OH)2↓ |
13克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得到的氢气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水的质量为
A.14.4克 | B.9克 | C.7.2克 | D.3.6克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SO2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C.将SO2气体通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D.将HNO3酸化后的BaCl2溶液加入含某种离子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阳离子N5+中的氮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
B.O2-半径比F-的小 |
C.11H、21H、13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 |
D.氯化氢溶于水需要破坏化学键 |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O2,H2O | B.CO2、CH4 | C.Cl2、CS2 | D.NH3、HCl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AsO4>H2SO4 ④离子半径:O2->F->Mg2+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