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中,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用来调控pH值和温度 |
B.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组织分化 |
C.传代培养的细胞因最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长特性,常用于药物测试研究 |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胃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成单个 |
以下与遗传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
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
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
下图表示实验测得的DNA分子解旋一半时的温度(Tm)与DNA分子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百分比)的关系,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加热破坏了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 |
B.DNA分子Tm值与G含量呈负相关 |
C.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数量一定相同 |
D.T含量为40%的DNA分子和C含量为10%的DNA 分子Tm值相同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