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最后此人位于( )
A.出发点西南 | B.出发点以西 |
C.出发点西北 | D.出发点以东 |
对于此人经过的路线跨越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表述正确的是( )
A.至少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
B.没有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
C.跨过一个经度,但没有跨过一个纬度 |
D.跨过一个纬度,但没有跨过一个经度 |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回答45~46题。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下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3~44题。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B.以荒漠植被为主 |
C.以流水地貌为主 | D.以内流河为主 |
甲、乙两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应采用
A.铁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C.内河运输 | D.管道运输 |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41~42题。对于甲城市的影响区位,分析错误的是
A.青藏铁路对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B.受河谷走向的影响,其城市东西狭长 |
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
D.农业基础较好,是该城市形成的重要基础 |
该城市建有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影响该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丰富 | B.能源充足 | C.交通便利 | D.市场广阔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湖也呈现出变暖的趋势,结合下图回答38~40题。图中蓄水量最大且最深的淡水湖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湖泊④,从1946年至今的60多年中,水温上升了1.21℃,比世界其它大湖增温略慢,这是由于
A.远离人口密集区 | B.地理纬度偏高 | C.湖泊面积广大 | D.湖水盐分含量大 |
图中四大湖泊周围属于世界粮食主产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国际货运业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完成36~37题。据图分析,国际货运最繁忙的两条航线是
①麦哲伦海峡航线②马六甲海峡航线
③北大西洋航线④好望角航线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国际货运承运的大宗货物及输往地区合理的是
A.④一牛肉→印度 | B.①一天然橡胶→日本 |
C.③一石油→英国 | D.②一煤→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