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太阳系中三颗相邻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判断①、②行星分别是
A.水星 火星 | B.火星 金星 |
C.金星 火星 | D.水星 金星 |
读图,回答下题。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
B.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
C.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
D.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
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
B.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
C.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
D.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下题。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
A.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
B.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
C.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
D.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
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 |
B.如果甲图比例尺为l∶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
C.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 |
D.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
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 B.14 日19时 |
C.15日4时 | D.15 日11时 |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 B.四川盆地,1、2月份 |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 D.东南丘陵,4、5月份 |
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题。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