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 ,北方荒地属于 。
(2)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 ,西大荒主要是 。
(3)“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有利气候条件。
(4)北大荒有我国许多沼泽湿地,试分析这些湿地的形成原因。
(5)图中甲、乙、丙属于传统重工业基地的是 。试分析如何振兴该工业基地。
读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该城市规划拟在A-E处建设电子工业基地、疗养院、绿化带,请你帮助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布局:
①电子工业基地: 处,理由 。
②疗养院: 处,理由 。
③绿化带: 处,理由
。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其布局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图甲示为“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表格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简表”,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障碍 |
不利温度 |
高温 |
舒适 |
低温 |
不利低温 |
冷金属粘皮 |
>49℃ |
>29℃ |
>21℃ |
21℃±3℃ |
<18℃ |
<-10℃ |
<-20℃ |
⑴由图甲、图乙和表格资料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
⑵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⑶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地理原因是
。
⑷上述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人口 率的影响而实现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影响人口分布从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过渡型”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而取得的。
图示是某城镇准备筹建的经济开发区,据说引进的工业项目中有污染很严重的。请从城镇的合理规划考虑。
(1)该工业区的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2)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耕地出发,工业区宜建在___________合适。分析原因。
(3)从工业地域形成看,图中新兴工业区是因____________而形成(自发的还是人为的。)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
①;
②。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向(方向)拓展。
(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
①;
②。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