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党和国家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这表明
A.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
C.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D.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长沙一中初三学生邓棵无意间看到一个奇特的天象:天上的太阳竟然是“方”的。他拿起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对准太阳进行了2、1倍数码放大,结果发现太阳上下部被削平一般,类似方形。这一奇观的成因到目前尚无定论:有的专家认为这是空气折射造成的,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的落日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这说明( )
①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的反映往往不同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人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④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据此回答问题:“雪落有声”正如中国古语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哲理是( )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克鲁姆发现落雪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克鲁姆之所以能发现“落雪有声”,是因为 ( )
①运用了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②能自觉创造条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③坚持“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的原则
④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以上论述表明
A.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可以彻底根除腐败 |
B.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监督和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是反腐败的重要途径 |
C.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有效地行使了监督权 |
D.严厉制裁和惩治腐败,是防止腐败的唯一途径 |
我们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下列不属于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B.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C.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 D.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 |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信息表明,2009年1至6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2.26万个,全市外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84万人,全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障覆盖面达到98.35%。这说明,我国政府是
A.廉洁自律的政府 | B.公正无私的政府 |
C.和谐高效的政府 | D.便民利民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