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5日-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大局、讲求实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等决议。会议的胜利召开,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上图为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请分别写出①②③代表我国什么国家机关?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值得自信的政治制度?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日益重视网络民意。2009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人民网,并在线与网民交流,希望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国家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网络是言论传播的一种新方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则任何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无权干涉。当然,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1)我国政府重视网络民意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你对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这种行为的认识。

打黑除恶,是一个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问题,也是一个权力系统自我清洁、自我强健的过程。重庆重拳打黑除恶,引发民意井喷,举国好评如潮。
人民网评论:只有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不惧风险、不怕艰难,才能让群众喝彩,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才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会不断巩固加强。 ……“谁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就会为谁鼓掌!打黑除奸,势在必行!重庆的‘打黑行动’理应延伸到全国!”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论: 薄氏治政风格缘何“博得全国上下一致的赞誉”?概括的讲就是八个字:良心、决心, 作为,担当。显然,这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历经千年沧桑大地给予这些政坛风云人物的滋养和启迪。重庆因为打黑而美丽!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运用国家制度的知识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政府,赋予了哪些时代要求。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国务院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4月24日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国务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贯彻实施法律。运用国家制度的相关知识回答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新春,浙江W市在经济转型中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民工荒”。 许多企业因为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而苦恼。为此,W市政府积极为企业搭建招工平台,组织企业直接到四川、青海等劳务输出地举行招聘会。同时,该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外地农民工就业:如降低农民工入户门槛;由地方财政为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规定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农民工代表要占有一定的比例等。这一系列政策让农民工体会到了作为劳动者的尊严。
材料二 2010年农历正月初八A企业在某大型酒店举办一年一度的新年团拜会。不仅100%的老员工按时返回,而且还迎来了一批优秀的新员工。近年来,A企业不仅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实行了“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制度:保证员工工资年增幅不低于企业的利润增幅;保障优秀员工一年一次带薪学习培训机会;吸收有管理才能的基层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对有重大贡献员工给以企业股份的奖励等。企业与员工的“同发展”,赢得了员工与企业的“共患难”。在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出口严重受阻、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该企业员工纷纷提出降低工资、缓发工资的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W市采取上述政策的依据。
(2)有人根据材料二的事实,认为 “只要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就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请指出这种认识的偏差,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GDP统计


材料二:江苏沿海三市资源情况

(1)指出表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在不少人眼中,江苏沿海地区是个“经济洼地”,但在专家眼里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将“经济洼地”变成“风水宝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