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与霉菌从结构上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后者 ,链霉素进入细菌后,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合成,由此可知链霉素起作用最可能影响到基因表达的 过程
(2)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
(3)该实验的结论是 ,依据是 。无论抗药性突变是如何产生,从变异的角度上看,抗链霉素基因是通过
产生的,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从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激素D______________(填名称)的分泌量也增多,并出现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写出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直接接受血糖浓度的变化的刺激,也可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其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运输到,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请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举一体现此调节机制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图乙表示等量的A、B两份小麦种子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瓶内O2含量变化。请回答:
(1)甲图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浓度为d时种子的呼吸方
式是。若P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Q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mol。
(2)结合乙图分析:在t1~t2期间,如果A种子是放在温度为15°C的条件下,则B种所处的温度(高于、低于、等于)15°C。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3)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抑制其呼吸作用,环境条件应控制为。
下面是有关耳聋遗传(控制基因为D、d)的某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耳聋属于_________性遗传病。
(2) 5号的基因型为;6号的基因型为;7号的基因型为。
(3)6号与7号若再生一个孩子,其患耳聋的概率为,
请在下框内写出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下图A表示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发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过程Ⅰ是有丝分裂。图B、图C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B和C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表示进行减数分裂的是___。
(2)图B和C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____________。
(3)图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所示分裂时期发生在图A的过程_________。
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1 ]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以新鲜绿叶为原料提取[ 1 ]中色素时,可用______________溶解色素。分离色素时,层析液液面应(高于、低于)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
(2)图中过程Ⅰ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在该阶段中,物质[ 2 ]发生光解释放出[ ]__________,同时生成[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内填图中标号)
(3)图中C5化合物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可不写),由它与[ 6 ]结合形成[ 7 ]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合成三碳糖。
(4)合成的三碳糖除部分用来再生C5外,大部分将运至叶绿体外,并转变成__________。
(5)若暂时阻断光照,但持续[ 6 ]的供给,细胞内[ 7 ]含量将会__________(上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