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与霉菌从结构上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后者                  ,链霉素进入细菌后,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合成,由此可知链霉素起作用最可能影响到基因表达的            过程
(2)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3)该实验的结论是                                            ,依据是                   。无论抗药性突变是如何产生,从变异的角度上看,抗链霉素基因是通过
               产生的,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抗原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睾丸,睾丸分泌的睾丸酮(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雄激素),则④⑤所示作用会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患儿的出现。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作用。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_________,在反射弧中皮肤血管、立毛肌和分布在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属于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会______ ___,垂体分泌更多的_________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______调节为主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
⑵分析10-8 M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
(3)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
(4)若想培养出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溶液的最适浓度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